【文澜高端论坛系列活动】经济中南Seminar总结 | 第52期

发布者:张可发布时间:2022-04-14浏览次数:776


       一、活动概要

20224718:30-20:30,经济中南第52Seminar于文泉楼南207成功举办。本期Seminar我们有幸邀请到公司周上尧老师,周老师此次分享的文章题目为:Ageing, Migration and Sectoral Transformation.本次研讨会由公司教师李小克主持,周强评议,并邀请到袁凯华与袁华锡两位老师参与研讨。


       二、会议内容

会议伊始,主持人李小克老师简要介绍了本期Seminar主讲人周上尧老师的主要研究方向与学术成果,并对周老师的学术分享表示热烈欢迎。之后,周老师由浅入深对论文进行报告,首先由部门转型的驱动类型作为切入点向大家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并针对英文期刊投稿中“Why China?”的问题进行解释,详细说明在此研究上为什么我国适合作为理想研究对象。随后,根据论文中构建的包含两区域、两部门的OLG模型,使用逐步的数理分析向在场师生详细展示了理论推导的过程与相应的实证结果。周老师表示,本篇文章在空间上提出了新的渠道,引入“迁移效应”和“老龄化效应”两种新的需求侧机制,认为现有研究低估了人口净流出的北方地区的部门转型程度,同时高估了人口净流出的南方地区的部门转型程度,而这种估计上的扭曲主要由于:在“人口老龄化效应”上,无论在我国南方地区还是北方地区,人口老龄化都会使生产部门向不可贸易部门转移;但在“人口迁移效应”上,人口迁移在导致南方地区的生产部门向不可贸易部门转移的同时,又会使北方的生产部门偏向可贸易部门转移。于是这两种效应在南方地区表现为相互叠加,从而产生约50%的贡献;却在北方地区表现为相互抵消,导致对于北方的影响不太显著,故人口老龄化效应与迁移效应对于我国南北两地区结构转型的贡献是不同的。


       三、交流探讨

会议进行过程中,参会师生就可贸易品与不可贸易品的界定、迁移的界定、数据的处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在随后的研讨环节中,周强老师提出经济学研究中宏微观视角的不同会带来很多差异,在场师生就这种差异展开讨论,袁凯华老师指出相较于微观研究,一个好的宏观研究花费的周期可能更长,并就宏观研究中的存在一些问题与大家进行交流;袁华锡老师则认为宏观研究的门槛比较高,需要很强的理论基础与数理分析能力,但在实证上较微观研究而言会稍显单薄;李小克与周上尧老师也分别提出自己的看法,会场氛围轻松而热烈。

通过周上尧老师的精彩讲解以及在场师生的热烈讨论,与会人员在研究思路与理论推导等方面都受到很大的启发,获益匪浅。会议最后,李小克老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并对主讲人周上尧老师与参会师生表示由衷的感谢。至此,本期Seminar圆满结束。